宿松縣持續推進“人才強縣”戰略實施,充分發揮人才“助推器”作用,以引進優秀人才,用好現有人才,留住關鍵人才為抓手,破解人才發展瓶頸,努力打造人才發展的集聚洼地和厚植沃土。
精準用才,拓寬人才培訓渠道。出臺《宿松縣招才引智政策導則》,深入推進鄉村人才振興,采取政策扶持、項目傾斜和技術幫扶等措施,主動對接在外鄉賢,鼓勵引導更多優秀青年,大學生回臺創業,參與特色農業養殖項目,創辦公司、合作社、家庭農場等經濟實體,示范和帶動更多農民成長為復合型人才。實行“一對一、一對多、黨員對群眾、先富帶后富”的幫帶形式,開展實用技術培訓。目前共組織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240期,培訓在家農民1.9萬余人次,其中培訓農村實用人才3000余人次,提升了農村實用人才技術水平,推進農業產業經濟發展。
激活人才,推廣先進經驗做法。組建農業科技專家智囊團,開展政策宣傳、科技咨詢、技能培訓、技術攻關、項目指導等服務,著力解決群眾種養殖業生產技術難題。通過“能人引領、強村帶動”、著力把農村黨員干部培養成鄉土人才,把鄉土人才中的優秀能人培養成黨員或村干部,積極支持農村黨員干部和鄉土人才帶領群眾共同致富,洲頭鄉果品基地生產的葡萄等優質水果獲得有機產品轉接認證,實現年產值超2億元,輻射帶動各類專業協會80多家,涵蓋果品、養殖等領域,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。
盤清人才,健全人才信息檔案。由縣委組織部牽頭抓總,縣級29個職能部門密切配合,各鄉鎮、村(社區)按屬地管理原則,對全縣全職引進、柔性引進等人才進行調查摸底,全方位盤清人才家底,深層次調研人才需求,精準化掌握人才動態,創建宿松縣區域發展人才專家咨詢庫,促進區域人才增量擴大、質量提升、活力迸發,現已網羅黨政、專業技術、科技創新、鄉村振興、企業生產經營等領域20余個類別的“人才信息庫”,將26000余名在外人才、8000余名本地人才納入信息庫,持續釋放人才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