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桐城市因村施策,分類監督,探索運用“五種模式”打好村級巡察“組合拳”,全面推進村級巡察工作提質增效,打通全面從嚴治黨“最后一公里”,有效增強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巡鎮帶村“常規巡”。十四屆桐城市委第一輪和第六輪常規巡察大關鎮、范崗鎮、龍眠街道等7個鎮(街道)時,運用“巡鎮帶村”方式同步對所轄村(社區)進行延伸,推動鎮(街道)和村兩級發現問題相互印證、雙向反饋、同時整改,進一步提高巡察監督針對性和實效性。
扶貧領域“專項巡”。為著力發現和解決扶貧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,對全市2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了兩輪專項巡察,重點聚焦扶貧資金使用、扶貧項目建設、“兩不愁三保障”政策落實、貧困戶識別、貧困戶信息錄入等方面,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巡察監督保障。
精準發力“點穴巡”。針對“城中村”經濟體量較大、矛盾問題較多等突出問題,該市成立兩個機動式巡察組,對龍眠街道長生社區黨總支、文昌街道碧峰村黨總支開展為期1周的“機動式”巡察。通過整合優化進駐溝通、動員、匯報等環節的工作流程,將固有程序化繁為簡,充分發揮了“機動式”巡察“短平快”“精準實”的優勢。
上下聯動“借力巡”。牢牢把握安慶市委巡察桐城市新渡等6個鎮的良好契機,組織精干力量成立一支13人的巡察組,同步對6個鎮所轄的118個村(社區)黨組織開展巡察。兩級巡察同步謀劃、同步部署、同步推進,上借下力、下借上勢、統籌聯動,取得良好效果。
聚焦重點“回頭看”。該市還對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進行脫貧攻堅專項巡察“回頭看”,對21個村級黨組織進行巡察“回頭看”。通過因村施策,分類監督,全面完成對全市223個村(社區)的巡察,發現問題2551個,已完成整改2548個,建立完善制度252項,挽回經濟損失264萬元,追責問責590人次。(潘月琴 朱仲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