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嬉子湖鎮朱橋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,促進鄉村振興發展,以基層黨支部為主力,創新“黨建+模式”,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,凝聚發展合力,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。
“黨建+環境整治”,打造風情小鎮。走進嬉子湖鎮朱橋村,蔚藍的天空與干凈的道路、空曠的視野與成片的油菜花交相輝映,形成一幅美麗的圖卷。朱橋村打造S231省道沿線村民組人居環境整治項目,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,通過開展“黨建+人居環境”“黨建+為民服務”開展多元化主題黨日活動、志愿者服務,以S231省道為起點,往村民組延伸,深度清理廢棄房屋、殘垣斷壁、危房等無功能建筑達到35處,面積1123.8平方,深度清理雞棚亂搭、柴草亂垛、垃圾亂扔、農具亂擺、家禽亂圈、污水亂排等現象,組織黨員志愿者集中清理房前屋后、村民組道路等衛生死角,組織村民籌勞達到188人次,籌資達到10.94萬元,通過黨員帶頭,讓村民也實際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,以實際行動改善農村環境“臟、亂、差”現象,改善鄉村面貌,以干凈、整潔吸引人氣,促進朱橋村農業生態園產業發展。
“黨建+產業發展”,打造農旅模式。朱橋村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中心,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,發揮基層黨組織堡壘作用,形成“支部引領、黨員帶頭、干部服務、群眾參與”的產業發展氛圍,因地制宜,以點帶面,著力打造“特色”農業、旅游一體化示范點,打造出一個四季有瓜果、集垂釣餐飲為一體的現代農業莊園。通過“黨建+”模式,不僅壯大村集體經濟,也帶動周邊群眾增收。目前,朱橋村生態園共占地108畝,自2018年實施以來,共種植草莓、火龍果、桃樹、棗樹等多種特色水果70余畝,精養水面50余畝,標準化大棚10余畝,每年火龍果、草莓、桃子等經果收入達到3萬元。帶動周邊10人就業,增加務工收入15萬元,村集體經濟收入9.3萬元。
“黨建+四事四權”,提升鄉村治理。自“四事四權”工作法試點推廣以來,朱橋村緊貼自身實際,緊扣“四事四權”核心要義,堅持高位統籌、高位謀劃、高位推進,通過“黨建+信訪”“黨建+鄉村治理”等模式,朱橋村共收集村情民意40件,解決村民大大小小事項達到40件,排查各類矛盾糾紛6起,在網格內化解6起,基本實現了“小事不出網格”的目標。解決了村組田地租金、群眾出行難問題等4個事項,達到“大事不出村”的效果。朱橋村堅持以“黨建引領”為抓手,以“四事四權”工作法為基礎,廣泛調動起村民參與積極性,為朱橋村鄉村振興建設獻言獻策,建立長效機制,不斷強化鄉村治理能力。(張澤寶 李靜)